查看原文
其他

尘埃落定

哈哈师兄 布哈不哈 2019-07-14

You have to do the best with what god gave you.



“我把那个‘傻子’的传记看完了。” 我这样想道。


我第一次见到阿来的样子是在《朗读者》,其实那时我更多是冲着董卿去的,但众多朗读者中阿来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不,准确的说,应该是他的朗读,以及那本书,那本以一个下雪的早晨作为故事开始的起点的书,那本以一个“傻子”为主人公的书——《尘埃落定》


其实,这本书好多人都看过,而我在它出版了十几年后才听说了它,虽然这也并没有让我感到羞愧。


我其实是不喜欢看“书”的,但喜欢故事,小时便看过很多故事。如果伙伴儿的想象力就是上到老鹰盘旋的那个峰,下到老人们经常坐在一起拉家常的小丘,那我的比他们的大的多了。而这都应该归功于我确实省吃俭用买的读物。


小时候的东西对人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一点我很有感触,所以现在看到一些现象,我很吃惊但也觉得意料之中。



还是回来说这本书。前面看完了一本《孤舟》,战线拉长至好多时日,但总归读完了,收获是比较大的。跟薇姐分享了之后,薇姐给了我一本她的书。(薇姐总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好像恰巧都在我的转折点,是什么使然是无从知晓的,但却很感激,这本书给后来的阅读做了很大的贡献。自信心是最重要的


我把书拿将回来之后,发现书中所讲没有特别多的颠覆我观点或者我未知的新奇的东西,又加上都是短篇合集的故事,不费太多脑,所以看的快了些,花了六七个小时,竟把它一口气看完了。(不知何时开始,奉行是非好坏,读完再评头论足的做法


这使我异常高兴,增强了自信心,开始去郑重的找到《尘埃落定》,其实我强烈的想读它还有一个原因是它获过茅盾文学奖。


没有博览过群书的我自然愿意去相信这样的“筛选”。


我去沫若图书馆找寻,找到了。13年再版的精装版都给人翻的很不成好看的样子了,我在心里抱怨时又高兴于这么多人喜欢读书,读这本书,这是好事情。


一起爱不释手拿到电梯旁的沙发上的还有鲁迅先生的《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我看到了好多篇熟悉的文章,但因需去搜解析才能“真”读的懂,所以慢了些,感叹于先生的文笔的同时,也对接下来的《尘埃落定》期望高起来。



“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 果然是这样的开头,看起来像是鲁迅先生的《雪》的过渡似得,我就读起来。


其实那时,也就是几天前,我更多的心思是想把它读完,也仅仅是想把它读完。如果说还有的话,那就是想看看能得奖的是什么样的罢,所以,抱着这样的心思去读书泛起困自然也可以理解了。


不过接下来我可开始清醒了,作品的背景——民国时期的藏地,可能因为那时还是所谓的“蛮荒之地”的缘故,讲“那事儿”竟如此的开放,全不管汉地的所谓“礼义廉耻”。所以我被吸引了。更是期待着文中下一个这样的情景的到来。


就这样被牵着鼻子走进来那个“傻子”的世界,去认识麦其家的人,那些小家奴,祖祖辈辈都只叫尔依的行刑人,教会“傻子”男女之事的侍女桑吉卓玛,带来罂粟的黄特派员,拥有最高的学问,却两次被剪去舌头的后来变成麦其家的书记官的翁波意西……


而再后来,就是真的是被书吸引了,就算是前面那样的情节出来,我也没有了特别的感觉,就像看多了AV的人,见到苍老师也见怪不怪了似得,我也只是带着纯净的眼睛去看细腻的文字。


这书是不应该拿来浏览式阅读的,厚积薄发的人写的东西值得被细细品,值得这份尊重的。阿来就是这样的。当然,有很多“小阿来”,都需要这样对待,至少是肯定。



其实我一开始就知道这“傻子”不简单,肯定是大智若愚,而“傻子”聪明的帅气的,被认为下一代麦其土司的大哥,我一开始就知道他才是个真正的傻子,果不其然,临了死了,我也没记住他叫什么来着,好像是什么贡布,还是什么,管他呢。


不过,我好像也没记得“傻子”叫什么,好像都是叫的少爷或者傻子来着。


是有一个电视叫《尘埃落定》的,是王洁告诉我的,他说他还去那土司官寨看过,现在是景区。书中麦其家的官寨是被红色汉人的炮轰了的,可能他说的是另外的土司官寨或者麦其家的官寨再被修起来了也说不准。


先入为主的道理来讲的话,是不应该看书看到一半去搜电视剧内容的,但我肯定是没忍住的。不过也可能是什么在安排,那电视剧是优酷独播,我没用优酷所以只能搜到一些片段。


我看到刘威老师扮演的麦其吐司是符合我的想象的,不过李解扮演的“傻子”和范冰冰扮演的“塔娜”没有让我满意。


剧里的对话也像外国电影的中国配音版本一样,怪怪的。书里说的宏伟的麦其官寨也没有符合我的想象,虽然我也没想象的多宏伟,但肯定不是电视里那样的。而且那些最初让我浮想联翩的情节在电视里是不好表现的,而文字只需要只言片语就可以展开想象,这也是文字的魅力所在罢。


所以我吸取“教训”,没有再去看电视剧,而是回到了书里。



其实,我有深的感触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因为我是彝族,而彝族那时也应该是土司制度的,我是白彝,应该是书中所谓的自由民,当然也是要纳贡粮的,要听土司的话,却不用去做土司的奴仆,这使我感到“庆幸”。


其实先辈怎么样全然不能代表现在就一定如何,但总是在骨子里去划分这样的等级,我觉得是没必要的。但也不敢说可笑,总归是应该有点敬畏之心要好些。


书里也是说了这些话的,“傻子”也说了按骨头分等级的事情,与我是非常有共鸣的。我以前是不太明白我们自己的,看完书呢,似乎明白了一些,与书中是很像的。


麦其家有土司律法,也可能因为藏民是信仰着什么的,所以可能更好统治了些,而彝族也是有习惯法的,而且沿用至今,在司法体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更多的关于我们祖先的那些时光,我们竟然不很知道,可能有人传道下来,也未可知,现在我们想知道也有些难了,这也是我看了书之后的想法之一罢。


“傻子”是个聪明人,总能莫名其妙做出了什么正确的决定,而又在什么时候犯了傻,让刚刚认为他聪明了的人又回归了最初的想法。


阿来说,他相信十年后这本书还会畅销。我想,当然了,现在越来越缺“傻子”了,只要还缺,就断不了。


其实书里写的和我看到的都不仅仅是所谓的一个“傻子”的逆袭记,也不是打打杀杀的乱世里被人遗忘的“世外桃源”里发生的林林总总,也不是麦其家族,土司制度,也不是红白汉人,鸦片梅毒……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是什么? 答案应该是不能讲的,可能在风中也不一定,或者在谁的眼睛里,比如在被剪去舌头的只能用眼睛说话的书记官翁波意西的眼睛里。



有很多话我是非常喜欢的,摘一些与大家;


“我当了一辈子傻子,现在,我知道自己不是傻子,也不是聪明人,不过是在土司制度将要完结的时候到这片奇异的土地上来走了一遭。”


“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 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


“旋风越旋越高,最后在很高的地方炸开了。里面,看不见的东西上到了天界,看得见的是尘埃,又从半空中跌落下来,罩住了那些累累的乱石。但尘埃毕竟是尘埃,最后还是重新落进了石头缝里,只剩寂静的阳光在废墟上闪烁了。”


傻子说:“我开口说话是一个错误,不说话时,我还有些力量。一开口和这些聪明人说话就处于下风了。” 


我也是傻子,我写这些东西也是个错误,不写时,我还有些东西。一开始写下来与聪明人看后就处于下风了。



文字:布哈

排版:布哈

图片:网络

 审阅:kylin

鸣谢:薇姐

-往期文章推荐-

怀恋南中时光 -- 我们都是好孩子

他可不是夜晚的蝴蝶

洋洋洒洒几千字,喜怒哀乐心自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